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抗痛风药的合理应用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9)

文章正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性肾病、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痛风属于关节炎一种。治疗痛风,除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之外,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及减少发作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包括别嘌醇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

    抗痛风药可以分为两类,即控制关节症状和控制高尿酸血症两类药物。前者的代表药物主要包括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后者的代表药物主要包括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重吸收,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浓度的丙磺舒、苯溴马隆,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等药物。抗痛风药临床应用需要认真把握5个要点,以确保合理用药及安全用药。

1  要清楚抗痛风药的治疗目的

    抗痛风药的治疗目的主要有: (1)迅速终止痛风发作,缓解其症状;(2)纠正高尿酸血症,促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3)避免反复发作而引起的关节畸形、功能障碍;(4)防止血尿酸结石而形成与肾功能损害。

2  要明确抗痛风药的选用条件

    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时。应尽早使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直到炎症完全消退,防止因过早停药而诱使症状复发。这一时期要避免使用丙磺舒、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当痛风发作完全停止,进入缓解期后,可根据情况选用排除尿酸药或(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值。对肾功能正常、无痛风石及肾结石、血尿酸增高的痛风患者,一般选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隆以促进尿酸排泄。对肾功能不全、有痛风石及肾结石的患者,一般选用别嘌呤醇,也可联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隆。

3  要注意抗痛风药的禁忌证

    痛风患者多为老年人,患者疾病种类多,用药前要了解自身疾病状况及有无药物禁忌证,以防引发不良后果。非甾体抗炎药的禁忌证主要是造血功能不全及溃疡病等。秋水仙碱的禁忌证主要是肾功能不全、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和胃肠疾病等。别嘌呤醇的禁忌证很少,主要是特发性血色病患者慎用。丙磺舒的禁忌证主要是对磺胺药过敏时、肝肾功能不全、肾结石和溃疡病等。苯溴马隆较为安全,只是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需要慎用。

4  要防范抗痛风药的不良反应

    抗痛风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偶尔发生肌无力、溃疡病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长期用抗痛风药时应注意加用保肝药。长时间服用秋水仙碱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l2。

5  痛风患者应多喝水

    痛风患者应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吃痛风药应该多喝弱碱性水。一些天然的矿泉水、苏打水都是弱碱性水。服用抗痛风药时,还应保持尿液的pH值在6.5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可以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但全天服用最大量不宜超过3g。总的来说,痛风虽然是一种看似不致命的普通疾病,但是高尿酸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是很大的,其已发现的危害和防治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开发更好的防治方案,需要我们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上一篇:高尿酸血症临床“第四高”,发病率正在赶超糖尿病 下一篇:关节肿痛,小心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