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大陈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前两天与同事聚会,在一家火锅城大吃了一顿,冰啤酒也喝了不少,按他的话说,“冰火两重天,赛过活神仙”啊!不料,这天一早起床后,大陈发现自己的脚踝有些痛,特别是走路时感觉更明显。大陈没在意,以为是不小心崴了一下。上午工作时,大陈的脚踝慢慢肿了起来,渐渐地,疼痛也越来越明显了。同事给大陈找来一些冰块,想着让他冷敷一下,但没什么效果。下午,脚踝部肿痛越来越厉害,大陈赶紧请假去骨科专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验血后,告诉大陈,他得的是痛风。而他之前吃火锅、喝冰啤,则是诱发痛风的罪魁祸首。
1 饮食不当诱发的全身性疾病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升高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春季是痛风的高发期,大多数痛风患者会不明原因的突然发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及慢性痛风,体内过量的尿酸,会结成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起剧痛,如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和血尿等等。痛风虽表现在关节,却属于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畸形、僵硬;进而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肾脏,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故不能轻视痛风病。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主因。研究指出,男性血尿酸浓度越高者,出现痛风症状的几率越高。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痛风与饮酒(尤其是啤酒)、肉类(尤其是内脏)和海产摄取有关,有研究指出,碳酸饮料及果糖也可能导致痛风。另一方面,维生素C,咖啡和奶制品则可能对阻止痛风的发生有所帮助。
2 痛风药物合理用
物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可靠的、确切的,但应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常见的抗痛风药物有:
1.丙磺舒口服吸收完全,90%与血浆蛋白结合,故排泄缓慢,药效长久。经肾脏排泄时,因“竞争抑制”的原理可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减少尿酸在体内的沉积,用于治疗慢性痛风。不良反应偶见肠胃道反应、过敏性皮疹,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2.消炎痛为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原理为促进尿酸排泄,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发作期。
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胃出血、头痛、皮疹和哮喘等。胶囊剂型与片剂相比,吸收均匀,血液浓度平稳,药效持久,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3.痛风利仙(苯溴马隆)有很强的排尿酸作用,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与丙磺舒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较少,人体耐受性良好,仅个别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过敏性结肠炎。
4.别嘌(呤)醇其化学结构与黄嘌呤(尿酸的原料)相似,故能竞争抑制尿酸的合成。口服易吸收,用于各种慢性痛风;但副作用较大,如皮疹、过敏反应等,及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等。
痛风患者在正确应用上述抗痛风药物的同时,还要避免同时使用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药双氢氯噻嗪、速尿和利尿酸以及酵母片等。
3 吃痛风药得多喝水
痛风患者应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的排出。使用上述药物期间,会有大量的尿酸盐从尿液中排出,尿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因此患者更须保证饮水量。具体而言,每日饮水总量必须在 2500 毫升以上,这样才能让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 毫升。
吃痛风药要多饮弱碱性水。弱碱性水含多种矿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酸性代谢物,改善痛风患者的酸性体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一些天然的矿泉水、苏打水都是弱碱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