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处方:土茯苓、百合、薏苡仁、车前草、忍冬藤各30 g,土贝母10 g。每天2 次,餐后20
min 口服。疗程10 天。
2 讨论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范冠杰教授总结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湿热闭阻是该病的核心病机,治疗上着重强调以清热祛湿为基础治法。湿去热清,气血调和,则病易愈。临证用药方面,范冠杰教授学术思想相承于施今墨、吕仁和等中医对药名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对疾病不同的治法形成组成相对固定的中药药串,相当于含有数个中药组成的药对,从而能巧妙灵活地进行加减变化,还能更进一步增强药物间的相须相使作用。药串与药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仅是对前人的继承,更是对前人的发展和发挥。
在痛风的用药上,范冠杰教授以土茯苓、土贝母、百合、薏苡仁、车前草、忍冬藤等药物组成的药串作为基础药串治疗。其中土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胃,强筋骨,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善解毒除湿,又通利关节;土贝母味苦,性平微寒,归肺、脾经,散结,消肿,解毒,与土茯苓合用,加强通利关节之功;百合味甘微寒质润,养阴润燥,防止土茯苓、土贝母祛湿太过而耗伤阴血,且养阴生津柔筋,利于筋骨舒展,并能治通身疼痛,与薏苡仁、车前草相配;薏苡仁健脾除湿、除痹止痛,车前草清热利尿,使邪有出路;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专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诸药共奏祛湿热,利关节,消肿止痛之效,具有明显的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的作用。现代药理已证实以上中药可通过多个环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中土茯苓、土贝母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良好的镇痛作用;百合含秋水仙碱,还有镇静及抗氧化损伤作用;薏苡仁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车前草具有显著抗炎、抗氧化、降尿酸作用;忍冬藤也有抗炎解热作用。
现代医学治疗痛风的目标是终止急性发作;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干预,使血尿酸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防止痛风复发;预防和逆转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肾脏损害等并发症。急性期治疗原则是抗炎镇痛、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过后应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反复发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多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上述药物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若长期服用,极易对身体产生损伤,一部分患者由于使用这些药物而引起的副作用比痛风本身要严重得多,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能够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提示,以纯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的红肿热痛和关节活动,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