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口服清热泻浊通腑方,方药组成生大黄20 g,石膏15 g,知母10 h,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蒲公英15 g,金钱草15 g,延胡索20 g,车前子15 g,红花10 g,连翘15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7 天后观察疗效。
2 讨论
祖国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其云“于湿气藏之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灵枢•贼风》认为此病突然发作,可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不一定因为外感他邪而突然发作,病因为“湿气”,藏于血脉分肉,这与现代医学对本病是由于尿酸代谢失常,排除不利,久而沉积于血液、组织的认识不谋而合。痛风的首要代谢病变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尿酸合成增加及排泄减少是造成高尿酸血症主要原因。基础研究已证实,约有90%的高尿酸血症是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剩余的10%是由于尿酸合成增加。而人体内尿酸代谢主要有两个途径:肾脏和肠道,其中2/3 以原型通过肾脏排泄,1/3通过肠道排泄。因此笔者依据此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发现老年人痛风急性发作,多属湿、热、瘀蕴结血脉筋骨,阻滞气血、津液运行,发为本病。故而自拟清热泻浊通腑方从利小便和通利大便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从而达到清热利湿、祛瘀泻浊,通腑止痛。李大可等研究认为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金钱草水提取物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本方中生大黄、石膏通腑泄热,荡涤肠胃,知母、白术、茯苓、陈皮运脾健胃,防君药寒凉伤胃之弊,蒲公英、金钱草、车前子利湿通淋泻浊,红花、延胡索活血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