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予痛风颗粒冲剂(深圳三九制药厂生产,批号:0511011)。药物组成:黄芪2 g,淫羊藿2 g,黄精2 g,陈皮1 g,萆薢2 g,土茯苓3 g,金钱草3 g,赤芍3 g,甘草1 g。1 袋/ 次,2 次/d,加开水200 mL 早、晚冲服。以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讨论
痛风属中医“痛风”“热痹”“历节”“白虎历节”范畴。中医学对痛风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痹”“历节”“痛风”的类似描述。笔者认为痛风的发病机理是脾肾气虚,致水谷精微及水湿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日久蕴而化热,湿热流注,痹阻关节经络而发病。因此急性期清热祛湿、消肿止痛治其标,急性期过后,当以健脾补肾、祛湿化浊为主治其本。现代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尿酸浓度过高,在血液中呈饱和状态,尿酸钠微晶体在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均证明,血中高水平尿酸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从而促发心血管疾病。
对于痛风的既往研究多注重急性关节炎期,对于无症状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肾病变、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而痛风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异常。如忽视这方面的治疗,可引起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可致关节活动障碍、畸形、肾尿酸结石及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等,更可引起高血压、高血黏度及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的全身并发症。目前西药治疗存在药物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且降脂、降压、降糖、抗动脉硬化等药物均可使血尿酸升高而加重痛风性损害。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不仅可降低尿酸,还可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
本研究筛选脾肾亏虚型痛风患者,此类患者的血尿酸、血脂增高,血液黏度高。痛风颗粒冲剂是多年临床经验方,对降低血尿酸和血脂有明显疗效,可防止因痛风而导致的动脉硬化、痛风石、关节畸形、肾脏损坏和尿路结石等一系列并发症。
痛风颗粒冲剂具有健脾补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土茯苓、萆薢、金钱草有促使体内尿酸排出,降低血液中尿酸浓度的作用;黄芪、淫羊藿、黄精、陈皮有降血脂及血液黏度作用,诸药合用通过多环节和多靶点的多重作用机制对痛风起治疗作用。该药为颗粒剂型,便于长期服用,本研究表明痛风颗粒冲剂对降低血尿酸、血脂有较好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改善患者血液理化性质,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因此对高尿酸血症伴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