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液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疾病一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 年对我国11926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高尿酸发生率男性为23%,女性为8. 7%,远远高于1998 年对山东沿海地区的调查结果( 男性5. 79%,女性2. 44%) ,且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与代谢综合征、肾脏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主要是对症治疗,在发作期服用秋水仙碱及镇痛药,间歇期服用别嘌呤等药物降低尿酸,预防再次发作。中医药在综合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优势明显。
一、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认识
“高尿酸血症”病名在文献中无明确记载,根据其与痛风的关系,故多归属于“痛风”、“风痹”、“热痹”、“历节”、“白虎历节”等病范畴,亦有学者认为其属“湿毒”范畴。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书中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清代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言“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则痛痹也”。先天禀赋不足,或人过中年,脏气日渐衰退为发病的基础,饮食不节,膏脂厚味、食失调摄或饮酒过度是其促发因素,最终导致脾失健运,肾脏蒸腾气化功能失常,湿热内蕴,聚湿生痰,痰瘀互结,留于营血,甚或湿毒瘀滞,闭阻经络而发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二、中医治疗
1. 中成药: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和体内嘌呤代谢密切相关。基于对高尿酸血症与嘌呤代谢关系的认识,中医药本着病证结合的原则,在中药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分析临床经方、验方、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以平性、温性药物为主,占到69. 9%; 中药药味主要是甘味、苦味、辛味,共占76. 0%; 归经以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肾、胃经的药物,占到全部用药归经的52. 1%。使用频次前10 位的药物分别是土茯苓、薏苡仁、萆薢、牛膝、苍术、黄柏、泽泻、威灵仙、黄芪、茯苓。以利水渗湿、清热、补虚、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为主。苓丹痛风康胶囊由土茯苓、黄柏、牡丹皮等组成,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通络止痛为法,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尿素氮,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通络止痛合剂以四君子汤健脾利湿,黄柏、薏米、泽泻、土茯苓等清利湿热,牛膝补肝肾、散瘀血、引药下行,益母草专入血分,善行瘀血,且能利水消肿,与泽泻、猪苓相伍使浊毒从小便解,此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大鼠28 天后查血清中尿酸含量明显降低,XOD 活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2. 中药复方: 黄海等以祛湿浊、利小便为法,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味茵陈五苓散大、中剂量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且中剂量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水平。由青蒿、秦艽、秦皮、土茯苓、车前子、虎杖、苏木等纯中药制剂组成的复方青秦制剂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及腺苷脱氨酶( ADA) 、黄嘌呤氧化酶( XOD) 活性的作用。黄洁等观察发现,化浊通络汤大、中、小剂量及阳性对照药苯溴马龙组均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 P < 0. 05) ,化浊通络汤大、中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XOD 含量( P < 0. 05) ,对ADA 含量无明显影响,其组成主要包括泽泻、车前子、茯苓、生苡仁、苍术、川牛膝等。此外,常用的当归拈痛汤、四妙丸等药物均能通过调节嘌呤代谢异常而达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三、中药单味药
多种中药对嘌呤代谢有调节作用,其中不乏清热利湿、利水渗湿、泄浊解毒、解表、活血之品。如土茯苓利湿泄浊解毒,实验研究显示其对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采用不同剂量土茯苓水溶液对高尿酸症小鼠模型灌胃治疗,结果显示土茯苓各剂量治疗组小鼠的血清尿酸、黄嘌呤氧化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秦皮清热利湿,采用不同剂量的秦皮总香豆素( 440、220、110mg /kg) 给氧嗪酸钾腹腔注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灌胃治疗,可明显降低小鼠尿酸水平,其中以大、中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同时对XOD 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GDH、ADH 无影响,提示秦皮总香豆素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其机制与抑制XOD 活性有关。对泽泻、青风藤和白芷进行提取,通过测定XOD - 黄嘌呤反应体系终产物尿酸的吸光度,得出各提取物对XOD 的抑制率,结果表明3 种中药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XOD 活性的作用。泽泻60% 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达86. 0%,青风藤95% 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为71. 2%,白芷水提取物对XOD 抑制率较高,最高为72. 7%。
通过对中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分析,进一步获得中药影响嘌呤代谢的有效成分,李英等研究发现金银花类药材含有的双咖啡酰奎宁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XOD 活性,达到降低尿酸的作用。金钱草也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玉米须具有利尿、降压等功效,从中提取的活性组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XOD 的抑制效果明显,经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XOD 活性抑制率最高,为60. 90% ± 1. 27%,已经接近别嘌呤醇的抑制效果。车前子醇提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抑制XOD 与ADA 活性,下调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 mRNA 的表达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小鼠XOD 活性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
另外,很多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其对嘌呤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如虎杖、苍术、威灵仙、吴茱萸等,且部分药物研究针对其有效成分,随着中药剂型的改变,有效成分是否发生变化等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代谢病及心血管疾病均有密切关系,亟待找到综合的、优化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对中药及方剂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越来越明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药物配伍多变的特点,不能仅局限在动物研究,还需要开展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双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其作用机制,同时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色,倡导“未病先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