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泄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急性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8:50)

文章正文

 

1、治疗方法

  采用泄浊解毒方汤药治疗,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30 g,白茅根20 g,漏芦、穿山龙各10 g,黄芩、黄柏各6 g,土茯苓60 g,虎杖20 g,萆薢15 g ,泽泻10 g,红花6 g,威灵仙10 g,金钱草、车前草、生地黄各30 g。水煎取汁400 mL,分2 次早晚分服。共7 d。

2、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或UA 排泄减少、血清UA 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于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的一组临床证候群,中医学则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关节疼痛、肿大等表现的病变。痛风在中医学上多属“痛痹” “历节” “脚气”等范畴。最早“痹”记载于《内经》,“历节”见于《金匮要略》。明代龚廷贤提出: “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 多食煎炒、炙烤、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清代朱丹溪指出痛风病因是“瘀浊凝滞”,党万太等认为痛风在急性期主要以湿热瘀阻、痰瘀互结证为多见。朱良春教授认为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湿浊、痰瘀、热毒有关。笔者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调,嗜食膏粱厚味,酿生湿热,湿热蕴结日久化生浊毒,浊毒滞留于血中,不得泄利,日久为害,若闭阻经络则关节剧痛; 若夹痰浊则形成痛风结节; 根据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提出的“因虚致损”理论,久治不愈则见僵肿畸形; 且郁久化热又多见热象。其辨证分型以浊毒内蕴型较多见( 湿热蕴结型) ,且急性发作期均出现血UA 的升高或UA 盐结晶的沉积,UA物质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故属于“浊毒”范畴,治疗上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原则,组方泄浊解毒方治疗,方中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白茅根、泽泻、萆薢、金钱草利湿化浊,促进UA 排泄,加强利湿排毒作用为君; 黄芩、黄柏清热燥湿解毒为臣; 佐以红花、穿山龙、威灵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漏芦、虎杖、生地黄清热通络; 全方共奏化浊解毒、利湿消肿、活血通络之功效。根据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土茯苓、萆薢、虎杖、泽泻、漏芦等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可中和血UA; 山慈菇含有秋水仙碱能迅速消炎止痛,对急性痛风有特效;临床研究发现土茯苓有降UA 作用; 有学者们报道泽泻、山慈姑、虎杖等均有降UA 作用;穿山龙乙醇洗脱液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UA 水平。

 




上一篇:自拟加味四妙汤治疗缓解期痛风 下一篇: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阻络型痛风性肾病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