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了解痛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8)

文章正文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类型。原发性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男性约占95%,而女性往往在更年期后发病。继发性痛风除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继发性痛风等。

  【病因】

  1.原发性痛风

  遗传因素 临床所见痛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痛风患者亲属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痛风患者。已查明导致尿酸生成过多的嘌呤代谢中,引起酶的活性改变有酶基因突变的遗传基础。

  环境因素 暴饮暴食、酗酒、食入富含嘌呤食物过多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疾病患病率增加,也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

  2.继发性痛风

  引起体内尿酸生成过多的病因 如白血病、淋巴瘤进展期,尤其是化疗后,真性红细胞计数增多症等。严重外伤、挤压伤、大手术后。

  引起肾脏尿酸排出减少的病因 如重症高血压、子痫致肾血流量减少,影响尿酸的滤过;任何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等;影响肾小管分泌尿酸的代谢异常,抑制肾小管尿酸的分泌;一些药物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如乙胺丁醇。

  影响血液尿酸浓度变化的因素 长期用利尿剂治疗、重度肾前性脱水,使血液浓缩、增加血液尿酸浓度。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常十分隐蔽,初期为间断出现,逐渐呈持续性,多于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无意发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此为痛风最具有特征且多见的症状,起病急骤,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常于夜间发作,活动受限。以足部第一跖趾为最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的其他小关节等。急性发作症状多持续一周余,然后逐渐缓解。关节局部红肿消退后,可有皮肤发痒、脱皮、色素沉着。发作期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心率加快、头痛等。

  痛风间歇期 痛风间歇期是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间期。短则数周,长则数十年。部分患者可有原受累关节活动后不适,休息后可缓解。

  慢性砂砾性痛风 长期高尿酸血症未能纠正,尿酸盐结晶可广泛沉积于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皮下、肾脏,逐渐形成尿酸盐结石,重则影响沉积组织的生理功能。

  皮下痛风石结节 由尿酸盐结晶沉积于皮下形成,好发于耳轮、关节周边(趾、指间关节等),结节大小不等,边界不规则,质硬,表浅部位呈黄白色,与周边组织界限分明的结节,无触痛。但合并细菌感染,可有红肿、压痛,多有破溃口。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多次急性关节炎发作引起的关节组织纤维化及痛风石在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的沉积,使病变关节逐渐破坏变形,失去运动功能。

  慢性痛风性肾病和肾结石 多数继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后,少数可在仅有长期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发生。

  2.继发性痛风。在发生高尿酸血症前多为继发病的临床特征。除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继发性痛风起病缓慢外,多起病较急。以高尿酸血症和大量尿酸盐在肾小管内沉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多见,尿沉渣中可见大量尿酸盐结晶,偶可见镜下或肉眼血尿。患者可有尿痛、腰背痛、恶心、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治疗】

  避免损伤关节、感染、过度疲劳、穿鞋过紧等诱发因素。急性发病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才能开始恢复活动。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秋水仙碱、消炎痛、激素等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也很关键。饮食治疗目的:减少嘌呤的摄入,提供合理膳食,促进尿酸排出。




上一篇:本无痛风病,何来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选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