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Gout)是一种慢性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为临床特征。先天因素如遗传与后天因素如饮食行为等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旦形成慢性后,往往是不可恢复的,而且在慢性的基础上仍可有反复的急性发作,使关节损害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期痛风患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老年前期(45~59岁),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至70~79岁达高峰,痛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预计在21世纪,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现代医学已证实,痛风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并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目的是纠正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控制炎症的发作与进展。临床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为主,但上述药物均有较多且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无降低血尿酸的作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又常常有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可能,给临床带来不便。因此,从中医药开发治疗急性痛风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1 方法
1.1 自拟痛风舒解汤组成
生石膏24g,黄柏10g,生苡仁18g,知母10g,苍术10g,怀牛膝15g,三七10g,太子参15g,五加皮15g,茯苓30g,桂枝10g,大血藤15g,蜈蚣2条,炒枳实10g,生甘草6g。汤药由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室统一机煎,药渣外敷忠处。具有清热利湿,化瘀降浊,益气扶正,健脾益肾的功效。
金黄膏来源于祖国传统名方如意金黄散,其方组成:大黄250g,黄柏250g,姜黄250g, 白芷250g,制胆南星50g,陈皮50g,苍术50g,厚朴50g,甘草50g,天花粉50g,与凡士林10:8。由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制备提供,制剂号:2009017,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等功效。对于临床症状为红、肿、热、痛的相关病症疗效很好。
1.2 常规用药
两组均予以口服碳酸氢钠片(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51022164),碱化尿液,1.0/次,3次/d。依据尿pH值调整,使其稳定在6.2~6.8之间。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治疗,方案如下:第一步口服痛风舒解汤,1剂/d,3次/d,每日早中晚饭后1h口服200ml:第二步痛风舒解汤药渣布包,待自然冷却到42℃外敷患肢,每次治疗15~20min,2次/d。第三步局部外敷中药金黄膏,根据肿痛关节面积大小,将药膏均匀涂在5cmx10cm 棉敖料上,睡前贴在患痛处,用绷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每日贴敷8h。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生产厂家:Temmler Werke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492(75mgX 10S),75mg/次,1次/d,饭后0.5h服。
1.4 用药疗程
治疗组、对照组均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束评价疗效。
2 结论
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对照组83.33%,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组疗效与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相当,但中药组在改善次要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两组在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皮温、活动障碍)积分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尸值均>0.05);两组在次要症状(口渴多饮、神疲乏力、纳差、五心烦热)积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本研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法,不仅针对局部症状治疗,更注重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调理;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关节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恢复修复能力,治疗湿热内蕴型老年痛风有良好的效果,避免了目前西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无降低血尿酸的作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又常常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尴尬,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中医以其整体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展现了其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上逐步探索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