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7%~10%,不亚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成为威胁全世界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并且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此外,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0~30岁的透析患者越来越多,年龄最小的甚至不到10岁。是时候保护肾脏了,一起来关注我们的“爱肾天地”吧!
今年34岁的陈先生最近参加单位体检,发现血尿酸增高。体检报告提示为高尿酸血症,建议他控制嘌呤摄入,并且到专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尿酸高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痛风吗?听说很多东西要忌口,啤酒也不能喝。”原本打算在世界杯期间和老友们畅饮欢聚的陈先生一脸愁容。
那么,血尿酸增高是否就意味着痛风,意味着要治疗呢?
真相揭示:高尿酸血症未必就会痛风。
痛风当然应该治疗,但高尿酸血症却未必如此。那发现高尿酸血症该怎么办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2/3来自于人肌体的正常代谢,另外1/3源于食物摄入。其排泄有肾脏和肠道两个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两者排泄量比值也是2:1。生成增加或(和)排泄减少,肌体尿酸水平就会增高,在体检时由血液检查发现,那就是所谓的高尿酸血症。
其实,没有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极为常见。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高发区如青岛,有1/4的人口患高尿酸血症。
一般来说,人们会担心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甚至会发展为关节炎、痛风石、尿路结石等。但这只是推测,未能得到临床证实。相反,大约九成的高尿酸血症人群终生都不会出现这些并发症。另一方面,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合并高尿酸血症。医学界有研究证明,合理治疗这些合并症,可降低甚至恢复血尿酸水平。由此可见,单纯高尿酸血症可能只是异常化验的指标。
饮食控制:降低血尿酸效果有限。
对于高尿酸血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饮食控制。但是,饮食控制对于控制高尿酸血症效果有限。有研究证明,即使是严格的饮食控制,也只能降低不足两成的血尿酸。
即使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饮食控制也只是一个治疗辅助手段,一般只在痛风发作期间执行。而医学上对痛风患者的宣教重点在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解痛风治疗目标,如戒烟、少酒、清淡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等。由此看来,要降低血尿酸不能光靠控制饮食,而要改变整个生活方式,戒除很多不良习惯,这对高尿酸血症及其合并症来说更为重要。
药物治疗:风险性不容忽视。
治疗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药物降尿酸,但这种方法的长期性、高花费和风险性不容忽视。
一般来说,只有痛风患者才需要降尿酸治疗。该治疗的长期性与高血压病治疗相似,还需要定期检查,医疗费用必然较高。目前,降尿酸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别嘌呤醇。但是,该药对包括汉族人在内的多个亚裔人种具有特别风险,即别嘌呤醇严重超敏反应。
治疗条件:需要治疗的高尿酸血症。
首先,血尿酸极高人群可能需要控制。因为痛风发作风险高,还可能有某些特定的潜在病因要排除。其次,合并肾结石时应治疗,因为高尿酸会促进尿酸石和含钙结石的形成,而降尿酸还能防治草酸钙结石。还有曾发作过痛风或好酒人士,易发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发作,最好也接受治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