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抗痛风药的合理使用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2)

文章正文

    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肾脏及结缔组织的沉积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它包括关节炎、痛风石、泌尿道尿酸性结石及痛风性肾病。引起痛风的原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过剩, 高于正常值,这可因尿酸氧化酶或尿酸酶的缺乏使尿酸不能被氧化而增多;亦可因肾脏功能不全使尿酸排泄减少,两者都可造成高尿酸血症,另外,加速嘌呤核苷酸降解的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溶血、横纹肌溶解等均可增加尿酸形成。抗痛风药针对痛风的不同临床阶段分为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炎症症状的药物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及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 

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用药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

① 选择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

② 应用NSAIDs仅限于痛风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 肿痛消退后就可以停药,不必长期用药。

③ 用药应高度个体化。

④ 痛风合并心脑血管或肝肾疾病时用药要谨慎。

    一般用量应小,尽早摸索出维持剂量。

    如病程中需要控制急性炎症症状,而又因脏器功能受损不能应用NSAIDs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NSAIDs用量应减少,因NSAIDs常致水钠潴留而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的NSAIDs用量应减少。

⑤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应用,否则作用不相加,而副作用相加。如病人在治疗心血管病时正服用阿司匹林, 而在治疗痛风时又应用其他NSAlDs,此时,应暂停阿司匹林,一则可以减轻两药共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二则其他NSAlDs对心血管也有与阿司匹林相似的疗效,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⑥重视胃肠道的副作用:

    既往有因NSAIDs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溃疡史尤其有进行性并发症者要警惕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老年人尤其是大于75岁的患者,其因NSAlDs引起的消化道溃疡的特点为溃疡面积大,出血多,无痛性,误诊多,死亡率高, 因此老人服用NSAIDS时潜在危险更大。

    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凝药者。

    使用NSAIDs剂量过大者。

2.碱化尿液

    正常人的尿液呈弱碱性,碱性环境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排出。通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盐的排出,常用药物是NaHCO3, 每日3~6g,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治疗中尿液pH 值一般维持在6.5左右,不可超过7,否则易引起草酸钙或其他结石的形成。

3.禁用降尿酸药

    急性发作时,主要是应用NSAIDs消炎止痛,降尿酸药物无止痛效果,还可使炎性症状加重,原因是:应用降尿酸药后,血尿酸突降,使关节内或组织内的尿酸盐溶解,释放不溶性针状结晶,结晶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症因子,如趋化因子补体C3a和白三烯B4等,吸引更多的白细胞脱颗粒释放溶酶体酶,诱发炎症症状,此外,结晶还可刺激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前列腺素(PG),PG 是诱发炎症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肾功不全者,如在急性期服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隆时,可增加尿酸在体内的蓄积,与无肾功不全的病人相比较,有肾功不全的病人急性关节炎的表现更明显。

4.秋水仙碱的应用

    秋水仙碱适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通过:①中和白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②抑制磷酸酯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等而控制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本品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④一般短期口服较安全,长期使用或静脉给药则增加毒性。

 

痛风炎性症状缓解期

    查血尿酸如高于正常值而未急性发作或急性症状控制两周后, 进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有别嘌醇,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可用丙磺舒、苯溴马隆。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别嘌醇片,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可控制高尿酸血症,本品为黄嘌呤酶抑制剂,其代谢产物异黄嘌呤醇也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氧化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使血和尿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 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病人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别嘌醇亦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抑制体内新的嘌呤的合成。用药后,二十四小时血尿酸浓度就开始下降,而在二至四周时下降最为明显。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为5%~ 20% ,停药后,一般均能恢复,表现为皮疹、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脱发、发热、肝肾毒性等,本品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与排尿酸药合用可加强疗效。不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因为本品促使尿酸盐结晶溶解时可再次诱发急性症状并加重关节急性期症状,一般在痛风急性发作两周后使用。用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对别嘌醇过敏者禁用。

2.促尿酸排泄药

    本类常用只有丙磺舒、苯溴马隆,它们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使尿酸排出增加,从而降低血尿酸的浓度,减少尿酸盐的沉积,使用本类药物期间要多饮水,碱化尿液,必须保持每日尿量大2000ml,适当碱化尿液,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及血及尿尿酸情况, 用药期间要防肾结石的形成及肾绞痛的发生。丙磺舒可抑制青霉素、吲哚美辛、氨苯砜、磺胺、降血糖药等多种药物的肾小管排泄。

    其他原因引起血尿、酸尿、尿酸升高时抗痛风药的使用:

1.饮食引起的血尿酸尿尿酸升高,一方面调整饮食,减少嘌呤食物的摄人,如不能控制,可按痛风来治疗。

2.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尿尿酸升高,利尿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维生素B12等可使血尿酸升高,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血尿酸。在化疗过程中,如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化疗过程中,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盐酸氮芥、顺铂等许多化疗药物的使用均可因肿瘤细胞的破坏而引起血尿酸增高,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而致关节疼痛或肾功能损害,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秋水仙碱、降尿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肿瘤的化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痛风药也是必要的治疗。




上一篇:为何大脚趾易发痛风 下一篇:西藏痛风特点与预防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