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9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3例,女6例;年龄28~72岁,平均44岁;病程1年以内26例。1~3年32例,3年以上21例。血尿酸最高635umol/L,最低432umol/L,平均458umol/L。均排除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假性痛风(如焦磷酸钙积症)。且排除因继发性因素如血液病、药物、遗传性疾病引起痛风者,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标准。
2 治疗方法
中药:用《外科真诠》顾步汤加减。黄芪30g,石斛15g,黄精20g,当归15g,川牛膝30g,紫花地丁20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甘草5g。肿甚者加泽泻、茯苓,痛甚加乳香、没药,高脂血症加焦山楂。水煎,日1剂,分3次服。外敷我院自制金黄散。
西药:急性期用戴芬(双氯芬酸钠)75mg,日1次;小苏打lg,日3次。症状缓解后,用别嘌醇0.1g,日2次,连服3天。嘱其饮水量不少于1500ml。治疗5天后统计结果。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关节肿痛消失,血尿酸值恢复正常)60例,好转(关节肿痛缓解,血尿酸值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17例,无效(症状及血尿酸值无改善)2例。
4 典型病例
高某,男,41岁。2005年5月就诊。痛风病史2年,现右足拇指红肿疼痛、不能下地,面容憔悴痛苦,形体稍胖,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黄,舌体有齿痕,脉弦细数。查血尿酸582umol/L 。辨证属气阴两伤,湿热下注。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用顾步汤加减。黄芪30g,石斛15g,黄精20g,当归l0g,川牛膝30g,紫花地丁20g,金银花20g,茯苓l0g,蒲公英20g,甘草5g,乳香8g,没药8g。日1剂。水煎分3次服。外敷以金黄散。另用戴芬75mg,日1次;小苏打lg,日3次。肿痛缓解后加用别嘌醇0.1g,日3次,连服2天后复查血尿酸。第3日复诊,用药后2h肿痛大减。第2日开始服用别嘌醇,连用2天症状消失,查血尿酸值为358umol/L。用顾步汤加减化裁。黄芪30g,黄精20g,石斛20g,川牛膝30g,金银花20g,茯苓10g,紫花地丁6g.甘草5g,槟榔l0g。2日1剂,连服5剂,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热痹”范畴,多为先天察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日久气阴两伤,运血无力而成淤;饮食不节,湿困不化,郁而生热.湿热下注关节而致。治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顾步汤中黄芪、黄精、石斛益气养阴,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加茯苓利湿,川牛膝活血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之功。
西医治疗本病的原则为休息、多饮水(日超过1500m1)、抗炎止痛。急性期禁用降血尿酸药,如别嘌醇、丙磺舒等,以免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
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取长补短,故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