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藏药十味乳香散、五味甘露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08)

文章正文

 

 

    痛风是因长期的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病程后期伴肾尿酸结石及痛风性肾实质病变。现代医学主要应用秋水仙碱或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治疗,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大,尤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大,患者常常难以耐受。笔者采用藏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满意。

1 治疗方法

    采用藏药治疗:十味乳香散[(《部颁藏药标准》WS3-BC-0212-95):由刺柏、杜鹃、水枝柏、夜蒿、麻黄、桂枝等组成];五味甘露[药物组成:小叶杜鹃、水柏枝、刺柏、大籽蒿、麻黄等5 种药物炮制,均为甘肃省藏医研究院制剂室生产],1 g/ 次,3 /d,饭后服,连续用药2 周;并药浴配方熏洗患处2 周,1 /d

2 讨论

    藏语称痛风为“直后乃”,是据其发病部位命名的。藏医学对痛风的记载,可源于公元8 世纪。《四部医典》记载:“因缘导致血乱食行依……劳损外缘致使风血乱,驻于足之指臂肘间”,认为病变部位主要为趾关节及肘关节,发病机理是隆与血功能紊乱,而饮食、起居、药物及理化因素等均可导致隆与血的功能紊乱。其临床表现:隆痛风,症见刺痛,肌肉跳动,肿势变化不定,时而散大,时而缩小,肿块黑色或者青斑,肢体僵直,指趾卷缩等。赤巴痛风,症见发热,肿色赤红,痛则据按。血痛风,肿赤灼痛,甚至化脓。培根痛风,症见患部作痒,沉重难动,触动无感觉。

    藏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采用内外综合的治疗模式,在藏医理论指导下,辨证加减配伍后运用于临床治疗,其药材均来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十味乳香散由刺柏、杜鹃、水枝柏、夜蒿、藏麻黄、桂枝等组成。方中藏麻黄具有清肝热、解表及走窜之性,有除痹之功;水柏枝具有清热解毒,清内毒,发敛黄水作用;杜鹃叶温胃祛寒,解毒,消肿,滋补益肾;夜蒿散肿,止血,利肾,清热解暑;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实验研究表明十味乳香散中含尿酸平衡酶能迅速中和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强关节组织免疫力和具有消炎止痛等功效。

    五味甘露汤所含黄花杜娟、园柏刺、白野篙等药物成分含鞭质、有机酸和挥发油,这样对汗液蒸发及皮肤的散热影响小,容易被人体吸收,故药物有效成分可迅速通过毛囊壁、经汗腺、穿过皮脂腺及经角质层细胞被毛细血管网吸收,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发挥抑制及调节等治疗作用。而熏洗的温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水温超过皮肤温度时,在温热作用刺激下,皮肤循环的血液增多,充血发红,毛细血管随之扩张,脉搏加快,在适宜温度不断的刺激下,皮肤表面引起大脑皮层抑制扩散,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而达到镇痛、镇静、松弛肌肉的作用。故五味甘露汤熏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系统,促使毛孔张开,清除体内湿气,起到活血通络,化瘀散寒,筋舒健骨,消肿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配合五味甘露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及改善血液变学指标。

    综上所述,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配合五味甘露汤熏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综合调理机体免疫机制,净化血液,软化结缔组织,消除滑膜组织水肿,抑制关节组织肉芽的生长,逐步恢复关节功能。

 

 




上一篇: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体会 下一篇:季德胜蛇药片可治疗痛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