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别嘌醇引起皮肤系统损害分析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5-04 19:23)

文章正文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该药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黄嘌呤氧化物,进而使尿酸合成减少,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临床广泛用于痛风和各种原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但常引起皮肤、肾脏以及肝脏不良反应。 

    别嘌醇发生的皮肤系统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以各种形态的药疹为主,最常见的是一般型、剥脱性皮炎型及多形性红斑型。严重程度不一。但是近半数的患者同时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尤其是发热,发热往往是药疹的首发表现,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在重症药疹发生前常有以下表现:发热、皮肤发红、全身皮肤瘙痒、散在性小丘疹,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剥脱性皮炎。目前考虑其发生皮肤系统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主要是由于别嘌醇的代谢产物与人体的核糖核酸结合形成别嘌呤醇核糖核苷酸,后者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与体内正常嘌呤、核糖核蛋白或核酸起交叉免疫反应,以至病程超过抗原的持续时间。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别嘌醇分子中所含的巯基(一SH)激活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Ⅳ 型变态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便一旦发生可疑反应,及时了解处理;②从小剂量开始用药,起初以每天50~100 mg为宜,逐渐增加剂量,特别对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患者更要慎用,尽量避免和会引起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合用,避免与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合用;③服药期间应多喝水,促进药物的排泄;④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别嘌醇,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辅以氯雷他定、雷尼替丁、甘草酸苷制剂等对症治疗;⑤临床上遇到发热、皮疹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服药史等以免误诊。

 




上一篇:尿酸高不等于痛风 下一篇:高血压伴痛风的降压药选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